延展语言实践,提升学业质量
——古里中心小学承办报慈协作型教育集团语文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延展语言实践,提升学业质量
——古里中心小学承办报慈协作型教育集团语文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4月28日上午,以“延展语言实践,提升学业质量”为主题的报慈协作型教育集团语文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古里中心小学隆重举行。
来自报慈小学协作型集团各成员学校的十三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优质的研究课。课堂上,教师引导,一字一句,皆有温度;学生活动,一扬一顿,彰显灵气。总的来看,这些研究课,既诠释了朴实、真实、扎实之课堂理念,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展语言实践延展教学研究的成果。
古里小学胡歆岑老师和淼泉小学的徐杨阳老师分别执教了《小猴子下山》的第一、第二课时。两堂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色。两位老师在教学动词时,都重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都能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胡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是识字教学多样化,并将随文识字和归类识字相整合。徐老师课堂的亮点在于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由扶到放,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
颜港小学邹吉老师和徐市小学张怡秋老师分别执教了《荷叶圆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邹老师以一张大大的、绿绿的荷叶导入课堂,形式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多处渗透学法的指导,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有效。张老师的课堂灵动活泼,富有趣味性,课堂中朗读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以读悟情,特别是带着动作表演读,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兴福小学戴益老师执教了《蜘蛛开店》第二课时。戴老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目标集中,最大的亮点是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戴老师更关注生活与文本的联结,由文本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到文本,拓展语境,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积极理解、有效积累和灵活运用。
董浜小学汪岑老师执教《火烧云》第二课时。汪老师的课,聚焦于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火烧云的颜色与形状的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些变化是怎样描写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两个问题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练笔再次体会火烧云的美。这样,由读到写,以读促写,使语言实践得以充分延展。
外国语小学张丽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小古文《杨氏之子》的课堂教学。张老师紧扣单元主题,充分引导学生体会幽默语言的神奇魅力。张老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围绕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她引导学生领悟文言文的诵读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张老师的课堂开放,她能大胆放手,灵活运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白茆小学王倩云老师执教一年级课文《识字5》。王老师的课堂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讲解和问答,体现了“以读为本”的理念。学生的课堂朗读时间相对充足,在朗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还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进行归类学习,充分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园区小学王媛媛老师、塔前小学钱红老师、报慈小学邓思渊老师分别执教了《大象的耳朵》的第一和第二课时。钱红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抓住两条主线展开教学。指导朗读时,关注疑问词,读好句子。识字教学中,把生字词放在课内和课外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充分拓展语境,在字词教学中延展语言实践,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极理解和积极运用。王媛媛和邓思渊两位老师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中同样抓住了两条主线,通过读好小动物的对话,来充分体会动物心情变化。王老师教学语言富有鼓励性,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明白道理。邓老师的教学过程扎实,注重字词句的训练,课堂中能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延展。
龙华小学陆佳怡老师执教了《海底世界》第二课时。陆老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很快把孩子的课堂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海底的奥妙。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仿佛置身于课文的语境之中。
安琪小学的杨丽丽老师执教《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杨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善于使用丰富的评价语,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杨老师的课堂,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揣摩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教育就是与美丽相遇。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美丽的,学生与教师的相遇是美丽的,学生与学生的相遇是美丽的,学生与自我的相遇是美丽的。
本次活动,也是各校老师之间一次美丽的相遇,它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为报慈小学协作型集团的语文教研之路又添上了一朵绚丽的花。
用户登录